1. 政务一体化平台(GOnePlat)

    政务一体化平台,以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为核心,整合政务服务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构建政务信息空间,拉通政务信息数据,实现政务事项处理、信息交流、业务协作; 建设统一门户,身份统一认证体系,统一入口,结合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集成各类政务办事应用,提供PC端、移动端等多种接入方式,支撑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产品应用

    智慧金融

    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平台利用科技优势、数据优势,搭建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并提供各省直厅局涉企数据,补齐市级平台的数据短板。 平台的建立,可为中小微企业和地方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信息、融资对接、智能风控等综合金融服务,也为充分运用政府政策,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提供平台支撑。

    省厅级政务一体化综合平台

    适应数字化发展大趋势,以“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治理、大协作”为着力点,建设省厅级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总体格局, 实现业务经办标准化、公共服务智能化、决策管理数字化、安全监督全域化,人社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地市级政务审批一体化平台

    地市级政务审批一体化平台以省级统筹建设的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库、统一认证服务、统一电子印章服务(政府+社会主体)、统一电子证照库为基础,负责贯通市级以下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市级、县级、乡、村级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依托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的数据交换,提供市级范围内基础数据共享共用,实现市级平台与本级部门纵向系统的衔接与整合。并由统一政务服务门户为政府和市场主体人员提供平台提供统一入口。

    能力体现

    依托河钢数字WeShyper工业互联网能力,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及支撑“ 四个部分的有效融合。

    高效的能力支撑平台

    基于现有的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融合、治理、共享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搭建能力支撑平台, 如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消息管理、统一流程管理、统一应用、监管风控,调度指挥等,同时整合专有业务系统,构成整体的政务中台,支撑上层一体化政务应用。

    高标准安全保障能力

    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的指导下,全面提升“互联网+放管服”政务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使其能面对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安全威胁,实现对全网安全状况的统一管理,全面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 系统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整合互联网与物联网两大链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技等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构建数字化实体大厅、网上大厅、移动业务大厅等,用创新与科技赋能业务协同化、办公数字化、服务智能化。

    全业务“集”成能力

    通过业务系统的对接整合,实现跨部门、跨事项、跨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共享,解决信息调用共享问题。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通过基于内容的路由和方便的数据转换引擎,实现传统消息和Web服务调用的统一处理; 平台具有抓取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数据封装和从中心子平台的消息监听、消息处理等功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系统、系统与系统间的联通,强化部门协同合作,建立政府高效协作的支撑模式。

    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撑能力

    通过汇聚、整合业务数据、跨部门共享数据,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业务对象分析展示。运用业态分析能力实现不同维度数据的交互,发现不同维度下业务间的关联,结合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分析预测。 大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深度融合,进行交叉比对、深度挖掘、趋势研判,构建数据来源广、质量高、时效强的决策支撑体系。

    价值体现

    政府即平台:从数据连接、流程驱动和结构再造三个层次建构“政府即平台”
    创新公共价值:认识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公共价值的作用,促进公共政策与创新政策的有效结合。
    用户驱动服务设计与交付:多方在公共服务的设计和服务交付的参与中不断协同,形成数据服务生态系统,对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更一致和协同的解决途径。
    数据治理与协同:数据采集,同步,融合,快速构建不同应用条线的数据通道,构建业务协同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整体化治理水平。